一、航空航天MES系统的定义
航空航天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是连接企业资源计划(ERP)与底层控制系统(如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复合材料成型设备、装配线)的生产执行层管理系统,专注于航空航天产品全流程(零部件加工、装配、测试)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其核心在于满足高精度工艺控制(如复合材料铺层、精密铣削)、严格质量追溯(如AS9100标准)与供应链协同需求,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动态排产、设备监控、质量追溯等功能,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可靠性与合规性,是航空航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保障飞行安全的核心工具。
航天航空行业MES系统业务流程
二、航空航天行业管理的痛点
1.设备停机与工艺复杂性
航空航天设备(如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电子束焊接机)精度极高,但易因程序错误、温度控制偏差导致非计划停机或产品缺陷。
典型案例:某航空企业因五轴加工中心主轴振动超标导致钛合金零件报废,损失超千万元,且换线(不同零件切换)需人工调整程序与工装,耗时4-6小时。
2.质量追溯与合规压力
航空航天产品需满足严格标准(如AS9100、FAA AC 20-107B),但传统管理依赖人工记录,难以关联零件批次、工艺参数(如铣削进给量、焊接电流)与成品性能(如疲劳强度)。
召回或事故调查时需快速定位问题批次(如某批螺栓疲劳断裂),传统方式耗时耗力,成本高昂。
3.供应链协同低效
航空航天供应链涉及多层级供应商(如原材料、零部件、系统集成商),需实时对接订单、库存、物流信息,但传统方式依赖人工录入,易出错且时效性差,导致生产断供或库存积压。
4.长周期与高价值管理
航空航天产品(如飞机结构件、发动机叶片)生产周期长(数月到数年)、价值高,传统管理难以动态监控进度与成本,导致超期或超支风险。
5.安全与环保合规挑战
航空航天生产涉及高危工艺(如爆炸成型、化学铣削),需满足严格安全与环保法规(如OSHA、REACH),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动态监控与预警。
航空航空行业MES系统解决方案
三、航空航天MES系统的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1)实时监控与工艺优化
集成五轴加工中心、电子束焊接机、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数据,实时采集工艺参数(如主轴振动、焊接电流、铺层压力)。
通过AI模型动态调整工艺(如优化铣削进给量、调整铺层角度),提升产品性能(如疲劳强度提升10%-15%)。
(2)动态排产与长周期管理
根据订单优先级(如交付时间、客户类型)、设备能力(如五轴加工中心产能)、物料供应制定动态计划,支持长周期项目进度监控(如按周更新里程碑)。
自动化工艺切换(如自动调整五轴程序、更换工装),缩短换线时间(从4-6小时降至2小时内)。
(3)物料防错与质量追溯
集成RFID/二维码技术,实现物料(钛合金、复合材料、电子元件)从入库到上料的全程追溯,自动校验物料型号、批次、有效期。
全流程质量记录(如原材料成分、工艺参数、检测数据),支持召回或事故调查快速定位问题批次(如某批螺栓疲劳断裂,追溯至热处理步骤)。
(4)设备监控与预测性维护
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如主轴温度、焊接机真空度),通过AI模型预测设备故障(如轴承磨损、泵组泄漏),提前预警并推荐解决方案。
集成专家系统,提供故障维修指南(如五轴加工中心热误差补偿步骤、焊接机泵组更换方法)。
(5)安全与环保合规管理
实时监控高危工艺参数(如爆炸成型压力、化学铣削浓度),动态预警安全风险(如超压、浓度超标)。
对接环保平台,实时上传废气、废水处理数据,确保符合REACH、OSHA等法规。
2.非功能需求
(1)可靠性:7×24小时稳定运行,关键模块冗余备份,故障恢复时间≤3分钟。
(2)安全性:符合等保三级认证,数据加密(TLS 1.3),精细权限管理(RBAC模型),操作日志可追溯。
(3)扩展性:模块化设计,支持新技术(如5G、数字孪生)快速集成,兼容国际标准(如AS9100、FAA AC 20-107B)。
(4)易用性:界面友好,支持移动端(如平板、手机)操作,提供多语言支持。
四、航空航天MES系统的技术架构
1.分层架构
(1)数据采集层
集成五轴加工中心、电子束焊接机、复合材料成型设备、无损检测仪等设备数据,通过SECS/GEM、OPC UA等协议采集实时状态(如主轴振动、焊接电流)与产品参数(如零件尺寸、疲劳强度)。
支持边缘计算预处理数据(如图像压缩、信号去噪),减少云端压力。
(2)控制层
集成过程监控系统,实时调整工艺参数(如五轴进给量、铺层压力),确保工艺稳定。
支持与底层设备(如机器人、AGV)的直接交互,实现闭环控制(如主轴热误差补偿)。
(3)管理层
包含生产计划、设备监控、质量追溯、安全合规等模块,支持数据分析与决策(如动态排产、工艺优化)。
集成BI工具(如Power BI),生成可视化报表与仪表盘(如设备OEE分析、质量合格率趋势)。
(4)企业应用层
与ERP、供应商系统(EDI、API)集成,实现数据共享与流程协同(如订单状态同步、库存数据更新)。
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如PLM、CAD)对接,实现设计-工艺-生产一体化。
2.关键技术选型
(1)数据集成:使用SECS/GEM、OPC UA协议实现设备数据统一接入,支持API接口与供应商系统对接。
(2)实时处理:采用Spark Streaming、Flink处理高并发数据流,确保实时监控与预警(如设备故障即时报警)。
(3)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如LSTM)预测设备故障(如五轴主轴寿命),优化排产;深度学习分析质量数据(如无损检测缺陷分类)。
(4)云计算:混合云架构,核心数据存于私有云(如OpenStack),分析服务部署公有云(如阿里云、华为云)。
(5)物联网:5G技术支持AGV高精度定位与实时调度,RFID/二维码技术实现物料与产品追溯。
五、航空航天MES系统的业务流程
1.订单接收与工艺设计
订单录入:通过EDI/API接口同步客户订单(如飞机结构件型号、交付时间),生成生产任务。
工艺设计:工程师制定加工路径(如钛合金铣削-复合材料铺层-电子束焊接-无损检测),生成设备程序与工艺参数。
2.动态排产与换线准备
动态排产:根据订单优先级(如交付时间、客户类型)、设备能力(如五轴加工中心产能)、物料供应制定生产计划,支持长周期项目进度监控。
换线准备:自动切换设备程序(如五轴加工中心工艺参数、焊接机气体配比),调整工装(如RFID校验工装型号),缩短换线时间至2小时内。
3.航空航天生产与数据采集
设备启动:操作员加载设备程序,启动生产,系统实时采集设备状态(如主轴振动、焊接电流)与产品参数(如零件尺寸、疲劳强度)。
异常处理:设备故障(如五轴主轴振动超标)或工艺偏差(如铺层压力不足)时,系统自动报警并推荐解决方案(如调整进给量、增加铺层次数)。
4.质检与产品追溯
在线检测:加工过程中通过无损检测仪(如X射线、超声)、三坐标仪实时检测质量参数(如裂纹、尺寸偏差),超差时自动调整参数或停线。
离线检测:成品通过疲劳测试、环境测试(如湿热、盐雾)验证可靠性,记录检测数据并生成合格证。
追溯查询:通过零件序列号查询全流程数据(如原材料批次、工艺参数、质检记录),定位质量问题(如某批螺栓疲劳断裂,追溯至热处理步骤)。
5.物料管理与供应链协同
物料上料:通过RFID/二维码自动校验物料型号、批次、有效期,避免错配(如高强钛合金与普通钛合金混淆)。
动态补货:根据生产排产自动触发采购订单,同步至供应商系统(如EDI),确保JIT供货(如复合材料按周配送)。
6.设备维护与安全合规
预测性维护:通过AI模型预测设备故障(如五轴主轴轴承寿命),提前更换备件,减少停机时间。
安全监控:实时采集高危工艺参数(如爆炸成型压力、化学铣削浓度),动态预警安全风险(如超压、浓度超标),并触发应急停机。
六、航空航天MES系统的功能模块
1. 动态排产与长周期管理模块
功能:支持长周期项目排产,自动化换线程序(如自动调整设备程序、工装),缩短换线时间至2小时内;实时监控项目里程碑(如按周更新铣削、铺层、焊接进度)。
技术实现:遗传算法优化排产,集成设备状态数据(如五轴在线率),规则引擎(如Drools)自动触发换线流程。
2. 物料防错与质量追溯模块
功能:集成RFID/二维码技术,实现物料从入库到上料的全程追溯,自动校验物料型号、批次、有效期;全流程质量记录(如原材料成分、工艺参数、检测数据),支持召回快速定位。
技术实现:TensorFlow Serving加载物料校验模型(如二维码识别),边缘计算预处理数据(如图像压缩)。
3. 工艺优化与AI决策模块
功能:通过AI分析工艺参数(如五轴进给量、铺层压力)与质量关联(如疲劳强度),动态调整工艺;实时推荐最优参数(如优化铣削路径、调整焊接电流)。
技术实现:Scikit-learn训练工艺预测模型(如疲劳强度预测),强化学习优化工艺参数。
4. 设备监控与预测性维护模块
功能:实时显示设备状态(如主轴振动、焊接机真空度),异常报警,支持趋势分析(如轴承温度趋势图);通过AI模型预测设备故障(如主轴轴承磨损),提前预警。
技术实现:边缘计算预处理数据(如振动信号去噪),Spark Streaming处理实时流,ECharts可视化展示。
5. 安全与环保合规模块
功能:实时监控高危工艺参数(如爆炸成型压力、化学铣削浓度),动态预警安全风险;对接环保平台,实时上传废气、废水处理数据,确保符合REACH、OSHA等法规。
技术实现:Hadoop存储历史安全数据,Spark分析安全趋势,AES-256加密上传环保数据。
七、航空航天MES系统的实施步骤
1.需求分析与规划
明确目标(如提升设备利用率20%、降低换线时间50%),评估现有流程,制定预算与周期(分3期,每期12-18个月)。
选择有经验的供应商(如乾元坤和、SAP),进行现场调研与需求确认。
2.系统设计与开发
模块化设计,分阶段开发(如先上线数据采集与监控,再集成动态排产与物料防错)。
采用敏捷开发(Scrum),每两周迭代一次,进行压力测试(如模拟500台设备并发)。
3.试点运行与优化
选择1-2条航空航天生产线试点(如五轴加工线、复合材料铺层线),收集反馈(如报警准确率不足、界面操作复杂),优化算法与界面。
调整系统参数(如设备故障预警阈值、物料校验规则),确保与实际生产流程匹配。
4.全面部署与推广
分批次上线(按车间或产品线),培训员工(分层培训,管理层侧重决策支持、操作层侧重设备监控)。
制定考核标准(如工单处理时间≤15分钟、数据录入准确率≥99%),建立反馈机制(如用户满意度调查)。
5.持续迭代与升级
定期更新功能(如每年引入新AI模型、扩展物联网设备),维护系统安全(如漏洞扫描、补丁更新)。
评估新技术(如数字孪生、5G专网),扩展系统能力(如虚拟调试新工艺、远程设备诊断)。
八、航空航天MES系统的实施作用
1.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可靠性
通过动态排产与工艺优化,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如五轴加工中心停机时间减少60%),提高设备利用率(如主轴OEE提升25%)。
物料防错与质量追溯降低不良率(如无损检测缺陷率下降80%),提升产品疲劳强度(如通过AS9100认证)。
2.降低长周期项目风险与成本
实时监控项目里程碑(如按周更新铣削、铺层、焊接进度),减少超期风险(如项目延期率降低40%)。
动态调整工艺减少原材料浪费(如钛合金利用率提升5%),降低生产成本。
3.增强供应链协同与安全合规性
供应链协同模块确保JIT供货(如复合材料按周配送),减少库存成本与生产断供风险。
安全合规模块实时预警高危工艺风险(如超压、浓度超标),避免安全事故与环保罚款。
4.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竞争力提升
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企业响应速度(如订单变更处理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
符合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标准(如FAA AC 20-107B、AS9100),助力进入全球供应链(如通过波音、空客供应商认证)。
通过航空航天MES系统的实施,企业可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长周期项目风险、符合严格合规要求提供核心支撑,同时推动航空航天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欲了解更多mes信息内容,请点击MES系统或MES系统解决方案。
温馨提示:如果您在MES系统选购、实施、维护等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欢迎联系乾元坤和MES系统软件技术工程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