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说,工业制作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尤其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数字化生产能力的提升才是制造企业发展之道,如日前中航工业围绕工艺管理创新、工艺人才队伍建设、工艺技术基础强化以及生产线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使得企业数字化生产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详情如下。
中航工业提升数字化生产能力概况
据悉,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航工业洪都采用数字化生产线,并取得巨大成功。中航工业主要是围绕工艺管理创新、工艺人才队伍建设、工艺技术基础强化以及生产线技术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推进制造技术振兴工程,发挥各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全面建设数字化机加零件制造、数字化钣金零件制造、数字化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数字化部件装配和数字化总装等9条生产线,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数字化制造能力。
1.中航先进生产线建设初具规模
中航工业通过两方面使得先进生产线成规模化,一是通过各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先后引进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数控蒙皮镜像铣、自动制孔机器人等国内外一流数控加工、装配设备;一是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或与国内高校开展合作,在自动焊接机器人及其他前沿加工设备的研制上取得突破,初步建立了数字化机加、钣金和装配等9条先进生产线。
在制造技术振兴工程的推动下,企业都长期致力于航空先进工艺制造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工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工艺技术基础强化提高制造能力建设。目前,企业已具备各种铝合金、钛合金材料零件及蜂窝件、薄壁零件等复杂结构的数字化加工制造技术能力;各种复杂蒙皮、机翼壁板及长桁型材等复杂钣金件成形制造能力;掌握了钣金多态模型的数字化定义技术、成形模具及数字化工艺设计制造技术;掌握并成功应用了数字化装配工艺仿真技术、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技术、装配工装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安装协调技术等。
2.生产线信息化与数字化双保险
在工艺信息化方面,企业除了部署生产管理系统外,还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PDM)系统、数字化工艺设计(CAPP)系统,以及质量管理(IQS)系统和面向生产过程的制造执行(MES)系统,通过采用企业级数据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多型号、多状态产品的设计数据(EBOM)、工艺数据(PBOM)、制造数据(MBOM)的集成管理。
在数字化虚拟制造、过程仿真工艺方面,企业都与外部专业公司强强联合,成立了航空工艺仿真工程中心,开展了面向装配、数控机加、钣金成型、复合材料、铸造成型等多专业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数字化仿真与工程验证的经验和试验数据,培养锻炼了一批工艺仿真技术人员,建立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仿真应用标准规范,为实现航空产品数字化集成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全球智能制造大环境下,中航工业为了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将继续深入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大自动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生产制造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向着打通数字化生产线、建立虚拟协作企业的方向逐步前进,不仅能力真正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且还为“中国制造2025”的快速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
欲了解更多,请点击生产管理系统。
如果您在生产管理系统选购、实施、维护等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欢迎联系乾元坤和生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工程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