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介绍TPM(全员生产维修),本文阐述预防维修与主动维修的区别。维修是指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包括各类计划修理和计划外的故障修理及事故修理。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
预防维修早期是指基于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提前的维修保养活动,包括定期更换易损零件、计划性维修保养或者基于点检发现设备隐患进行排查等。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基于一定的时间周期来安排相应的维修活动。

随着各类精密点检仪器的普及,和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推广,这种基于状态劣化趋势变化来指导维修活动开展的方式越来越成为很多重要的管理手段,成为状态维修或者预知维修,它们的特点是基于设备的状态变化来开展维修活动。
上述的维修活动,虽然在设备出现突发故障之前,因为提前介入,及时排除了故障隐患,但如果导致设备部位劣化的根源性原因及解决并没有太涉及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类似的故障隐患依然会发生。
这时候,企业设备管理者,就会思考为什么这个设备总出类似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从问题根源原因上进行思考,从而开展一些必要的维修活动来消除这种根源(更改机构、材料材质问题、系统设计不合理等),这时候的维修活动,就是主动维修。
因此,主动维修是一种更积极进取的维修活动,一些企业也称为纠正性维修(其实本质上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但一般企业可以忽略)。致力于从根本上消除设备故障隐患,延长修理周期,不断改善设备的系统功能。
很多开展TnPM的企业,经常采取逢修必改的方式来实践主动维修,特别是对于寿命周期后期的设备,就不拘泥于原有的结构设计和零备件材质,大胆进行技术改造,从而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可靠性。
乾元坤和提供专业的设备管理软件定制开发、实施服务,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规模、和个性化需求,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剔除或者扩展相应功能。乾元坤和设备管理系统既具备现场管理功能,实现对设备的基准、点检、状态、检修的信息化管理,又具备职能管理功能,实现对现场设备、项目、合同、费用、固定资产等全面管理。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设备管理系统,或拨打 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