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多批次小批量生产环境中生产管理系统落实的常见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要克服约束条件对生产管理系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变关键路线
为关键链路径首先要分析每个批次生产任务之间存在交叉的地方,如A、B两个型号的生产管理系统关键产品需要同样的生产资源,且都处于关键节点上,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应首先对A、B任务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优先任务并列入关键链路径。但在优先任务的安排上对资源的可利用率只能设定70%,另外30%设定为缓冲。随着B任务甚至C任务的节点要求,不断对缓冲值进行调整,以保证有一定的资源去实现多个任务(关键链以外任务)的需要。如果B或C任务延迟生产不会影响B、C任务的需求,那么可将缓冲设定为临界值0,延迟B、C任务的开工,这样就可避开任务交错的影响。
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更新每个任务的进程及缓冲的消耗情况,如果A任务的某关键节点还未完成而缓冲已经全部消耗,那么必须要通过增加资源来补充缓冲。对于生产设备短缺的问题,可依靠产品外协、加班倒班等方式进行弥补。缓冲的临界是不容易出现的,过程控制就是要依据整个生产系统中各任务链的完工程度及缓冲消耗程度的生产管理流程比值来决定资源使用权,如在数控龙门铣等关键设备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企业会优先选择占用时间短的精益生产计划产品,而占用时间长的项目则会排到后面,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2.抓住关键核心
虚拟制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进度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过程中往往只提设计技术要求,产品设计制造出来后由于没有掌握核心,验收难度较大,有时候即使验收合格又存在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因此,要保证虚拟制造满足需求必须进一步吃透技术,设计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后,相关检验人员要对产品、实物进行详细分析,掌握关键数据和验收标准,如果短期内无法掌握,则要对虚拟制造产品进行跟产,摸清其关键数据保证产品满足需求,提高虚拟制造的符合性。
3.加强横向设计管理及工艺
方法的多样化研究目前的设计T作都是基于纵向链条建立的,就是项目从上至下,单一产品、单一设计、单一生产,而实际上目前航天产品或多或少存在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无论结构设计、电器设计甚至整个系统的理论要求都有相似的地方,变相似为相通就町极大地降低生产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建立横向设计管理系统,进行“基本模块”设计。例如在底盘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企业通常是以某一型号底盘的设计为主线开展工作,而实际上各型号的底盘在大体功能一致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结构相似的部、组件,如用于不同型号底盘的转向系零件之间仅存在外观尺寸的差异或仅是零件上一些孔位的差异,到了模具设计阶段,如果只考虑纵向设计,则每个零件都要进行一次模具设计,而如果进行横向设计,那么只需要设一套模具,通过加工消除多余尺寸即可。
要对加工方法进行多样化研究,保证一种产品在生产现场有多种可选择实现路径,如在目前的生产管理系统工艺理念中,为提高产品产出速度,通常会选择通过加工中心设备一次成型来实现,但实际上如果普通设备的精度可以保证,那么当出现资源冲突时,通过调剂一部分产品实现分流是最稳妥的办法。
当然,不能等到产品到达某工序时才考虑其工艺方法的精益生产计划可替代性,而是在投产前就提出可替代的方法,这样能较大地化解资源冲突的矛盾,促进生产有序推进。另外,要加强成组技术研究,使不同型号相似模块成批、成组加丁来保证加工效率和质量。比如工装是加工产品的辅助手段,通常设计工装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一个产品的加工需求,而如果多个产品的加工需求具有通用性,在产品投产前先生产出具有通用性的工装,将会事半功倍。
4.建立虚拟库存空间。加强外协及计划管理
提前介入是保证物料及时供应的最好办法。在目前的情况下,物资管理人员如果能提前了解产品的生产管理系统构成及主要性能,就能提前分析出影响生产的生产管理流程关键元素,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通常的习惯是设计人员在设计开始前提一个长周期物料备料清单,但对其它物料(非关键却是重要的物料)需求却相对滞后,然而这类物料町替代性相对较强且多型号均用,因此可考虑建立一个虚拟库存。分年度、季度对此类物资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型号共用的特点进行预订、预购,并列出物资明细,在到货周期上进行分段设计,等产品正式图纸下达后,可通过平衡计划的方式进行物资管理,降低因小批量、单件订货增加的成本及管理难度,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
多项目并行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资源的精益生产计划漂移瓶颈。根据年度、季度策划和能力平衡,不同项目长期看是均衡的,但因某一项目出现技术上、质量上、管理上的失误,造成各关键路线周期、节点变化,使原有的资源瓶颈发生变化,就是所谓的资源瓶颈漂移问题。此时即使设备、人力资源满负荷也无法满足需求,资源在短期内也无法得到补充,外协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源瓶颈带来的挑战。因此,要保障均衡生产就要加大外协管理的力度,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做到各环节相互协调,保证生产需求。在外协管理中要积极注意市场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化,保证做到“拿的出去,带的回来”。
产生瓶颈漂移约束的另一个问题是投产日期。目前的计划习惯是年前启动,经过设计、工艺、投产等各阶段,由于流程基本相似,到达生产现场的生产管理流程时间基本相同,在某一时间段可能基本上没有什么生产任务,但另一时间段却出现高潮,因此在投产El期上也要依据批次产品的重要性、节点要求等进行排序,保证顺利推进又不相互影响,保障均衡生产的需要。
了解更多生产管理系统相关信息,请点击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