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坤和EAM系统

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

日期:2025-08-15

乾元坤和编辑

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TelecomAssetManagementSystem,TAMS)是专为电信运营商、设备商及服务商设计的,对网络基础设施(基站、光缆、核心网设备等)、IT设备、频谱资源、仪器仪表等关键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的综合平台。其核心目标是保障网络高效运行、优化资源投入、降低运维成本、满足监管合规。以下是系统的全面阐述:

一、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定义

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是集资产台账、资源调度、运维协同、价值分析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中枢。它覆盖规划、采购、部署、维护、优化到退网的完整链条,管理对象包括:

有形资产:基站设备(AAU/BBU)、传输设备(OTN/SDH)、电源系统、天线、光缆、机房设施、车辆、仪器仪表、终端设备。

无形资产:频谱许可证、软件版权、服务合同、站点租约。

空间资源:铁塔、机房空间、管道杆路。

系统需支持海量资产(百万级节点)的高并发处理,融合GIS地理信息与IoT实时监控能力。

二、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资产可视性差:设备分布广(山区、楼顶)、类型杂(多厂商、多代际),位置与状态难以实时掌握。

2. 资源利用率低:闲置设备难调配,扩容与新建缺乏数据支撑,重复采购频发。

3. 运维成本高:故障定位慢、备件管理混乱、巡检效率低下,OPEX居高不下。

4. 合规压力大:频谱使用需符合工信部要求,资产折旧需满足会计准则,审计追溯困难。

5. 5G演进挑战:MassiveMIMO/RRU等新设备功耗高、迭代快,能效与生命周期管理复杂。

6. 多系统孤岛:与网管(OSS)、财务(ERP)、采购(SCM)、工程系统数据割裂。

三、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1.全生命周期闭环:覆盖“规划→采购→入库→部署→维护→调拨→退网→处置”全流程。

2.资源池化管理:建立可共享的备件库、频谱池、站点资源池。

3.自动化驱动:结合AI预测设备故障、优化资源分配。

4.高可靠性:7×24小时运行,灾备设计满足电信级要求。

5.开放集成:提供API对接OSS/BSS/ERP等系统,打破数据孤岛。

四、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层级

技术选型与说明

接入层

多端支持:Web/APP(Android/iOS)、API网关(RESTful)、IoT协议适配(MQTT/CoAP)。

应用层

微服务架构:资产服务、工单服务、资源调度服务、分析服务独立部署,Kubernetes编排。

数据层

混合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MySQL/PostgreSQL):存储资产主数据、流程记录。

-时序数据库(InfluxDB/TDengine):处理设备性能与告警实时流数据。

-GIS数据库(PostGIS):存储站点经纬度、覆盖范围等空间数据。

基础设施层

混合云部署:核心业务私有云(安全可控),边缘计算节点(靠近基站实现低延迟)。

关键技术组件

-GIS引擎:实现资产空间可视化管理(如基站覆盖热力图)。

-数字孪生:构建虚拟网络镜像,模拟设备运行状态。

-AI分析引擎:预测设备故障(如电源模块寿命)、频谱利用率优化。

五、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1.资产全息档案:

唯一资产编码(与设备SN/IMEI绑定)

技术参数(频段、功率、软件版本)

位置信息(经纬度、所属站点/机房)

关联关系(归属哪条光缆/哪个基站簇)

2.网络资源管理:

频谱管理:许可证登记、使用率监控、干扰分析。

站点管理:铁塔/机房空间占用、承重、供电容量可视化。

管线资源:光缆熔接点、管孔占用率、路由拓扑。

3.智能运维协同:

自动派单:根据告警位置关联资产,生成维修工单。

备件管理:智能预测备件需求,联动库存与供应商。

电子围栏:关键设备位移告警(如蓄电池被盗)。

4.资产价值管理:

通信专用折旧模型(如按流量折旧CDN设备)。

租赁资产成本分摊(铁塔租金按站点核算)。

报废残值评估与环保处置跟踪。

5.能效与碳管理:

设备级能耗监控(AAU功耗随业务量变化)。

碳排计算模型,辅助绿色站点规划。

6.全景分析决策:

资产利用率分析(如基站载波利用率<60%则预警)。

故障根因分析(关联同类设备批次缺陷)。

投资回报模型(新建VS利旧对比)。

六、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步骤

1.蓝图规划:梳理现网资产清单,定义分类标准(参照TMForumSID模型),设计集成架构。

2.平台部署:搭建云环境,部署微服务集群,配置高可用与备份策略。

3.数据迁移:清洗历史数据(Excel/旧系统),导入资产档案,匹配空间位置。

4.流程重构:线上化采购申请、设备调拨、退网审批流程,与财务系统对接折旧规则。

5.IoT集成:接入动环监控、DTU设备数据,实现状态自动更新。

6.试点验证:选择区域站点群试运行,优化GIS展示与工单派发逻辑。

7.全面推广:分省分批次上线,培训市县运维人员使用APP扫码盘点。

8.持续优化:基于AI分析结果调整备件策略,迭代能效管理模块。

七、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效果

1.OPEX显著降低:

故障处理时长缩短≥30%(精准定位关联资产)。

备件库存成本下降20%-35%(需求预测驱动)。

无效巡检减少60%(基于状态的可视化运维)。

2.CAPEX精准投入:

闲置设备再利用率提升至>80%。

新建站址减少15%(通过覆盖优化与资源共享)。

投资决策效率提升50%(数据可视化支撑)。

3.网络质量提升:

断站恢复速度加快40%,用户投诉率下降。

频谱利用率优化10%-15%,释放5G容量潜力。

4.合规与风控强化:

自动生成工信部频谱使用报告,规避罚款风险。

资产折旧数据实时同步财务系统,审计通过率100%。

全流程操作留痕,满足ISO55001资产管理体系认证。

5.可持续发展:

碳排放下降10%-20%(高能耗设备精准下电)。

绿色站点占比提升,助力“双碳”目标。

结语

通信行业资产管理系统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底座。通过构建“物理资产-数字镜像-业务决策”的闭环,不仅解决了资源错配、运维低效等传统痛点,更成为支撑5G/6G网络高效建设、智能运维与精益运营的战略工具。其价值最终体现为网络可靠性提升、运营成本优化与可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为通信企业向综合数字服务提供商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欲了解更多,请点击乾元坤和资产管理系统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