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坤和设备管理系统信息精选

船舶管理系统的概念、核心功能、业务流程、技术架构、应用价值全维度解析

日期:2025-11-01

乾元坤和编辑

一、船舶管理系统概念

船舶管理系统Ship Management System, SMS 是针对船舶从建造、运营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融合海事法规、物联网(IoT)、卫星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船舶航行安全、设备维护、船员管理、货运监控、合规申报等核心业务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综合平台。其核心目标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等规范要求,通过岸基与船载协同,降低运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航运效率,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绿色运营、合规管理”。

核心特性

强合规性:内置国际海事公约(如SOLAS、STCW)、船级社规范(如LR、DNV)及港口国检查(PSC)标准,自动生成合规报告。

远程监控与协同:通过卫星通信(Inmarsat、VSAT)实现船岸数据实时交互,支持岸基团队远程诊断设备故障、优化航线。

全要素集成:整合船舶航行、动力系统、货运、船员、燃油、备件等多维度数据,形成“船-岸-公司”一体化管理闭环。

船舶管理系统-乾元坤和


二、船舶管理系统核心功能

乾元坤和船舶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需覆盖船舶运营安全、效率、合规、成本”四大核心目标,具体包括:

1.航行安全管理

电子海图与航线规划:集成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支持手动/自动航线设计(规避禁航区、浅滩),实时显示船位(GPS/北斗定位)、航速、航向,偏离航线时自动预警。

碰撞与搁浅预防:接入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数据,识别周边船舶动态,设置安全会遇距离(如2海里),危险接近时触发声光报警(如“前方3海里有船舶航向交叉”)。

气象与海况监控:对接气象服务商数据(如NOA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实时显示风浪、洋流、台风路径,辅助船长调整航线(如绕避热带气旋)。

2.船舶设备管理

轮机设备监控:实时采集主机、发电机、舵机等关键设备参数(转速、温度、油压、振动),通过边缘计算分析数据,异常时推送预警至岸基工程师(如“主机缸套温度超标10℃”)。

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运行时长、船级社要求(如DNV GL的CMMS规范)自动生成保养任务(如“主机每2000小时换油”“舵机每月校准”),支持扫码记录维护过程(含备件更换、船员签字)。

备件与耗材管理:管理船舶备件库存(如主机滤芯、液压油),设置安全库存阈值(如“救生筏气瓶剩余1年有效期预警”),自动关联采购流程(对接岸基供应链系统)。

3.船员管理

证书与资质管理:记录船员个人信息、适任证书(如船长适任证、GMDSS证书)、培训记录(STCW公约要求的消防、急救培训),证书到期前90天自动提醒更新。

排班与考勤:按航次任务生成船员值班表(符合MLC公约“工作时间不超过14小时/天”),记录实际在岗时间,自动统计超时工作并预警。

健康与安全:管理船员体检记录、疫苗接种(如黄热病疫苗)、事故报告(如工作受伤),支持远程医疗咨询对接(通过卫星通信连接岸基医院)。

4.货运与港口管理

货物监控:实时跟踪货物状态(如集装箱温度、压力、湿度,散货船吃水差),异常时触发报警(如“冷藏箱温度偏离设定值±2℃”),自动生成货物状态报告(供货主、港口方查看)。

航次计划与港口操作:制定航次任务书(含装货港、卸货港、预计到港时间ETA),对接港口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提交靠港申请(如泊位预约、引航员需求),记录港口使费(如吨税、拖轮费)。

PSC/FSC检查管理:内置港口国检查(PSC)常见缺陷库(如消防设备失效、航海日志不完整),航次前自动生成检查清单,辅助船员自查,降低滞留风险(如美国海岸警卫队PSC检查通过率提升)。

5.安全与环保管理

应急预案与演练:存储船舶应急预案(如火灾、搁浅、溢油),定期推送演练任务(如每月消防演练、每季度弃船演练),记录演练过程(含照片、视频存档)。

防污染监控:监控船舶污水排放(如生活污水、油污水)、废气排放(SOx、NOx),自动生成MARPOL公约要求的排放报告,确保符合ECA(排放控制区)标准。

安全培训与记录:管理船员安全培训(如海盗防范、危险品操作),通过系统在线考试验证培训效果,培训记录可追溯(满足IMO审核要求)。

6.燃油与能效管理

油耗监测与优化:实时采集主机、副机燃油消耗数据,结合航速、载重、海况分析能效(EEXI、CII指标),自动推荐经济航速(如“航速12节时油耗降低15%”)。

燃油加注与库存:记录燃油加注量、密度、供应商信息,监控油舱存量,预测航次燃油需求,避免中途补加油(降低成本)。

能效报告生成:自动计算船舶年度能效指标(CII评级),生成IMO要求的SEEMP(船舶能效管理计划)报告,辅助船东制定节能措施(如安装废气再循环系统)。

7.远程监控与岸基协同

船岸数据实时同步:通过卫星通信(VSAT/Inmarsat)将船舶动态、设备状态、油耗数据传输至岸基平台,岸基团队可远程查看驾驶台实时监控画面(经船员授权)。

远程诊断与支持:岸基工程师通过系统调取设备历史数据,远程指导船员排查故障(如“主机异响可能为轴承磨损,建议停机检查”),减少港口维修等待时间。

三、船舶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乾元坤和船舶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围绕航次全周期管理”展开,涵盖“航次前准备-航行中监控-航次后总结”闭环:

1.航次前准备(岸基主导)

流程

接收货运订单→制定航次计划(航线、ETA、燃油预算)→提交港口申请(靠泊、引航)。

船员资质审核(证书有效期、健康状况)→设备预检(主机、导航系统、救生设备)→备件与燃油补给。

生成航次任务书(含货物清单、安全须知、PSC检查重点)→推送至船舶终端。

关键节点:岸基与船舶通过系统确认计划,确保“人-船-货”合规(如船员证书与航线要求匹配)。

2.航行中管理(船岸协同)

流程

动态监控:船长执行航线,系统实时上传船位、航速、设备状态至岸基;轮机长通过系统提交设备巡检记录(如“主机运行正常,缸温稳定”)。

异常处理:遇恶劣天气(如台风),系统推送气象预警→岸基与船长协同调整航线;设备故障时,船员扫码报修→岸基工程师远程诊断→指导现场维修。

合规记录:自动生成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符合SOLAS要求),记录燃油消耗、货物状态、船员值班时间,支持电子签名。

关键节点:岸基可实时干预高风险操作(如偏离航线、超速航行),降低事故风险。

3.靠港与卸货(船港协同)

流程

抵达港口前24小时提交ETA→对接港口VTS→安排引航员、拖轮。

靠泊后执行货物装卸(实时监控集装箱温度、散货装卸量)→同步更新货运状态至货主系统。

接受PSC检查:船员通过系统调取自查清单→配合检查官提供证书、维护记录→检查结果录入系统(便于后续改进)。

关键节点:通过系统快速调取合规文件(如安全管理证书SMC),缩短港口滞留时间。

4.航次后总结(岸基分析)

流程

船舶提交航次报告(油耗、航行时间、货物损耗)→岸基系统分析能效指标(CII)、设备故障率、船员绩效。

优化改进:针对问题(如燃油超支、设备频繁故障)制定措施(如调整航线、加强某设备保养)→更新下一航次计划。

关键节点:数据驱动持续优化,形成“计划-执行-分析-改进”PDCA循环。

四、船舶管理系统技术架构

船舶管理系统采用船载终端+岸基平台+卫星通信”的分布式架构,确保船岸数据实时交互与业务协同:

层级

核心组成

功能作用

感知层(船载)

传感器(温度、压力、振动传感器)、GNSS定位(GPS/北斗)、AIS收发机、视频监控、边缘计算网关(处理实时数据)

采集船舶设备、环境、航行状态数据,本地预处理(过滤无效数据)以降低卫星通信带宽压力。

网络层

卫星通信(Inmarsat、VSAT)、海事甚高频(VHF)、岸基局域网(港口Wi-Fi)

实现船岸数据传输:航行中通过卫星(低带宽场景用Inmarsat,高带宽用VSAT);靠港时切换至Wi-Fi/局域网,传输大文件(如视频、详细报告)。

数据层

船载数据库(存储本地实时数据)、岸基云平台(AWS/阿里云等,存储历史数据、业务文档)、区块链(存证关键数据如燃油加注记录、PSC检查结果)

确保数据安全与不可篡改:船载数据本地备份,岸基数据加密存储,区块链用于合规审计追溯。

平台层

微服务架构(拆分航行、设备、船员等独立服务)、大数据引擎(Spark/Flink,分析油耗、故障率)、AI算法库(航线优化、故障预测模型)

支撑业务模块灵活扩展,通过数据分析与AI赋能智能决策(如基于历史数据预测主机故障)。

应用层

岸基管理系统(Web端,供调度员、工程师使用)、船载终端(触摸屏+移动APP,船员操作)、大屏监控中心(展示船队动态)

提供多角色操作入口:岸基实时监控船队,船员执行日常任务(报修、记录日志),管理层查看绩效报表。

安全层

数据加密(传输加密用SSL/TLS,存储加密用AES-256)、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RBAC)、海事通信协议(如IALA VTS标准)

保障航行数据安全(防止船位信息泄露)、操作合规(仅授权人员修改关键数据)。

五、船舶管理系统应用价值

船舶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航运业安全风险高、合规成本大、运营效率低”等痛点,具体价值如下:

1.提升航行安全,降低事故率

效果:通过航线规划、碰撞预警、设备监控,减少碰撞、搁浅等事故(某航运公司实施后事故率下降40%);远程诊断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平均维修响应从8小时降至2小时)。

案例:某集装箱船通过AIS碰撞预警功能,提前15分钟规避渔船,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500万美元。

2.确保合规,降低检查风险

效果:自动生成海事合规报告(如SEEMP、MARPOL排放记录),PSC检查缺陷项减少60%,港口滞留率下降至0.5%以下(行业平均2%)。

案例:某散货船通过系统自查功能,提前修复消防设备缺陷,顺利通过美国海岸警卫队PSC检查,避免滞留导致的航期延误(日均损失约10万美元)。

3.优化运营成本,提升能效

效果:燃油消耗降低8%-15%(通过经济航速优化、减少绕航);备件库存资金占用减少30%(精准预测需求);船员培训成本降低25%(在线培训替代线下)。

案例:某航运集团50艘船舶部署船舶管理系统后,年燃油成本节约超2000万美元,CII能效评级从“C”提升至“B”,符合IMO 2025年环保新规。

4.强化岸基管控,提升管理效率

效果:岸基对船舶的实时监控替代传统“电话汇报”,管理响应效率提升70%;多船数据集中分析,支持船队资源优化(如“船舶A备件调拨至船舶B,减少紧急采购”)。

案例:某船东通过系统监控10艘船舶的主机状态,发现某型号主机普遍存在缸套磨损问题,提前安排集中维修,避免多船同时故障导致的运力损失。

5.支持绿色航运,推动可持续发展

效果:通过能效分析、废气排放监控,助力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某公司年碳排放降低12%);符合欧盟“Fit for 55”计划对航运脱碳的要求,提升品牌竞争力。

总结

乾元坤和船舶管理系统是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通过“船岸协同、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实现船舶运营从“经验管理”向“精准管理”的跨越。在IMO环保新规趋严、航运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船舶管理系统不仅是保障安全合规的“基础配置”,更是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产”。未来,随着卫星通信成本降低、AI预测能力提升,船舶管理系统将进一步向“无人船远程管控”“全船队智能调度”方向演进,引领航运业迈入智能化新时代。

温馨提示:欲了解更多关于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相关的内容,请点击乾元坤和设备管理系统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