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段生产管理系统的具体开发过程中,要建立网络图片问题库、信息动态过滤系统、事务性工作处理系统、电子台账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材料数据库和终端扫描设备接口。
1 建立生产管理系统的网络图片问题库
管理方法和手段应随生产组织的变化及时调整,以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的需要。基层站段实行扁平化管理后,各单位管理跨度普遍增大,应当发挥网络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问题库,各级检查人员将现场发现的突出问题照片及时传至问题库,以督促车间带领或指导班组及时整治,并将整改后的照片上传至问题库进行核准。这种做法节省了复查时间、杜绝了问题不了了之情况的发生,又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通过对问题库的技术开发,使其具备对问题种类、销号时间、出现次数、发生频率等的自动统计和分析功能,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安全生产的动态情况及发展趋势,便于管理者及时、准确地做出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网络问题库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
2 建立生产管理系统的信息动态过滤系统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导致晃车的因素有很多,线路设备状态不良只是其中之一。司机操作变速过快、大风或轨面异物同样会造成高幅值晃车。为避免非线路设备导致晃车数据影响工务部门对情况的判断,借助计算机设计并制作检测信息过滤系统,过滤外界因素引起的晃车数据,记录剩余的每处晃车点的次数及幅值并发往技术部门。技术部门负责针对设备状况制定月度维修任务,对惯性病害进行深入分析,制定解决办法;车间根据晃车处所为班组制定周作业计划;班组根据周计划拟定并执行次日作业计划。这将有利于发挥动态检测数据对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检测信息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为提高基层站段、车间、班组日常工作效率,减少事务性工作量,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通过制作报表或文字材料的收取、统计及汇总程序,将重复、简单、有规律性的工作交由计算机自行完成,使各级干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场指导检查工作当中。报表收取、统计及汇总系统概念图如图3所示。
4 建立电子台账信息处理系统
实现计算机自行汇总、统计各班组上报的日作业计划完成情况,自动比对当日作业计划和管理人员上传的重点工作,筛查日计划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并将其直观地展示给管理人员,这样可以大幅减少班组台账数量、减轻管理工作的压力。
5 开发生产管理系统的材料数据库和终端扫描设备
建立材料管理数据库,将材料和机具的名称、数量、型号录入其中,由计算机统一管理;为生产单位配置无线终端扫码器,并给材料、机具粘贴条形码,通过扫码记录材料、工机具的消耗及出入库情况,使工作人员既能准确掌握材料所在位置,又能大幅降低工作量和出错率。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生产管理系统,或拨打 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