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阐述贵州试点电子商务领域争创品牌,本文介绍各国出招治理电商“假货病”。在电子商务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下,假货绝对是严重拖电子商务后腿的存在,并且这一恶劣现象在国内外都存在。因此,各国想方设法,出招治理电商“假货病”。
美国社交网站假货链接横行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称,消费者因产品事故造成的死亡、受伤和财产损害每年给美国带来超过1000亿美元的损失。翻看美国媒体有关eBay和亚马逊的报道,从十多年前起,有关假货伤及买家利益的新闻就见诸报端,因为假货横行而导致用户活跃度下降,eBay在2007年下大力气清理网站的假货,彼时目标是将对奢侈品假货的投诉率降低60%。
美国消费者若在网络电商平台上发现假货,可向该电商反映,同时也可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反馈。即便如此,每年“网络星期一”的购物节依旧是美国执法部门的打假高潮。网络售假现象屡禁不止。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知名社交网站——脸谱上也是假货横行。
英国发“阻隔令”清理假货
英国《卫报》报道称,2014年10月17日,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第一次发出“阻隔命令”,即商家有权要求电商阻断假货网站的链接,这被视为打击网上销售假货商品的有力武器。
知识产权代理律师拉金德拉认为,高等法院的决定对造假者是一个严重打击,但是要完全关掉销售假货的网站非常困难,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往往是受害者。互联网为这些假冒厂商提供掩饰自己真实身份的便利。她认为,一个更有效的方式是切断这些网站的流量。电商在打假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可以限制那些假货网站的访问量。
德国海关先堵假货
2014年德国100大网店销售额达185亿欧元。德国联邦消费者协会当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德国网上商店仍存在10%左右的假货。假货不仅存在于大型第三方平台如eBay等,更多的是在一些小型网络商店中。
近年来,德国加大了打击第三方平台卖假货的措施。首先,一旦被告知某位卖家销售假货,第三方平台必须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其次,对售假商家进行严厉法律制裁,勒令其14天内无条件让买家退货。同时,制定售假网店黑名单。民众可以在监督网站曝光网店售假行为。德国司法机构将对这些网店进行调查和惩罚,企业也会组成打击盗版和假冒行动小组。
最重要的是德国海关严堵假货源头。德国海关数据显示,欧盟去年一年缴获3600万件假冒产品,总价值为7.6亿欧元,仅德国没收的假货货物价值就达1.34亿欧元,尤其是珠宝首饰、服装和香水。
韩国小电商假货多
根据韩国网络监管部门的统计,在去年9月到10月间,韩国发生数百起网购诈骗事件,涉及货物种类包括服装鞋帽(77件)、iPhone6手机(85件)、家电(132件)等,通常发生在新开设的购物网站,商家会以种种方式推迟发货,最后网站撤销,诈骗人员消失得无影无踪。
目前,针对普通网购纠纷,韩国有消费者院和公正交易委员会接受投诉并处理,如果牵扯到网络诈骗,可直接向韩国网络警察厅进行申告。
温馨提示:如果您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选购、实施、维护等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欢迎致电乾元坤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开发技术工程师,他们会给您详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