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坤和MES系统行业资讯

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与价值分析

日期:2025-07-24

乾元坤和编辑

一、政策驱动:顶层设计引领转型方向

中国政府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明确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抓手。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家智能工厂,推动5G、工业光网、时间敏感网络(TSN)等技术在电力、工程机械、汽车等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例如,三一重工的“灯塔工厂”通过部署5G-A基站(时延4毫秒、可靠性99.999%),实现分钟级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重工行业智能制造标杆。

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

二、技术融合:构建全要素互联生态

工业互联网平台

海尔COSMOPlat平台整合全球研发资源,通过用户互动驱动产品创新(如天樽空调研发中67万消费者参与),实现从设计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

陕鼓动力打造“能源互联岛”,远程监控2218台设备,年减排二氧化碳1.6亿吨,单位维修成本降低5%-8%。

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

三一重工18号工厂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实时同步泵车阀块生产场景,支持163种产品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双良节能通过ANSYS、MSC.NASTRAN等仿真工具优化工艺设计,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6.67%。

5G与边缘计算

精工自动化实验室的5G-A网络支持机械臂柔性生产,实现“一分钟产一辆车”的高效模式,设备互联无需重新布线,改造周期缩短70%。

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转型

三、产业转型:效率提升与模式创新

生产效率跨越式增长

双良节能智能工厂设备综合利用率达96%,生产效率提升27.5%,订单准时交付率99.8%。

浙江服装“智慧工厂”通过个性化定制,用户参与设计,生产周期缩短至传统模式的30%。

绿色制造与成本优化

无锡双良节能通过智能排产与动态调度,单位产品能耗下降6.6%,CO₂排放减少9.09%。

能源互联岛模式整合地热、光伏、余热回收,实现园区能源自给率超80%。

商业模式重构

猪八戒网搭建工业服务平台,整合全球设计资源,支持“众包+远程设计”模式,服务超百万家企业。

洋河酒厂通过O2O模式实现个性化定制,物流成本降低15%,消费者忠诚度提升30%。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核心技术短板

国内工业软件市场90%依赖进口,需加强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研发(如用友YonGPT企业服务大模型)。

推动“链网协同”工程,提升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部件自主化率。

人才与生态构建

复合型人才缺口达500万,需深化产学研合作,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龙头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如海尔HOPE平台),吸引中小微企业接入生态,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区域协同与标准建设

东部沿海与中西部数字化水平差距显著,需通过“5G+工业互联网”试点城市(如无锡、长沙)带动区域协同。

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指标体系》,统一数据采集与交换标准。

五、未来趋势: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

技术深化6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向深层次融合发展,实现“毫秒级决策”。

绿色转型:能源互联岛模式普及,结合碳交易市场,推动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全球竞争:中国智能工厂数量已占全球40%,需通过“一带一路”输出技术标准,提升国际话语权。

结论:智能制造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通过政策引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重构制造业的价值链与生态链。企业需把握“数据驱动、平台赋能、生态协同”三大核心,从设备智能化、流程数字化迈向全要素互联的“智慧制造”新阶段。

温馨提示:欲了解更多关于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请点击乾元坤和mes系统

相关文章: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