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制造理念和制造模式出现,而最新出现的一个词“智能制造”,为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要求。而MES系统应用让制造业能够快速实现精益化生产。
MES助力中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
什么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设备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设备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如何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制造?
制造执行系统MES在制造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中国,大部分离散制造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车间级的组织与控制方式对其生产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多品种小批量这种生产模式的特点所致,特点为产品品种多、数量少、生产重复性小、工艺过程经常变更等。由于这种模式的这些特点,因此需要一个先进适用的管理系统,对于下达的生产任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智能优化调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非增值时间,实现加工生产的高效率、高柔性和高可靠性,而MES的出现满足了企业在车间控制管理的需要。
推进MES系统应用,让制造业精益化生产
MES系统可以采用最优化排产方法,应对随时变化的生产任务和动态的产能平衡,计算出自制件每道工序的最佳完成时间。它可以直观地把每个部件的每道工序自动排到具体生产工序或加工设备上,并且可以把计划精确到在某段时间内某个设备具体加工某道工序,达到了精益化组织生产的目的;MES系统还将生产任务拆分至工序级别,实时发布在相应工序所属车间的任务看板上,强制车间执行计划任务。生产过程中全面的质量监控与跟踪,做到实时参数分析,MES系统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也改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从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预防。MES系统结合条形码采集等自动信息采集技术,进行工时、设备、物料、质量等信息的采集。数据存档、技术文档管理有效维护工艺路线和加工程序的同步性,避免过期、错误的工艺程序流入车间。
当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还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只有少数大企业单项业务信息技术覆盖面较高,关键业务环节应用系统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协同和集成。从制造企业生产力水平来看,大量企业处于工业2.0要补课,有些企业处于工业3.0待普及,有个别企业处于工业4.0要示范。要想尽快的实现智能制造,加快推广应用MES系统很重要。
了解更多,请点击乾元坤和MES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