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生产追溯是MES的基本和核心,而生产追溯有分为全部追溯、部分追溯;精确追溯、模糊追溯。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产追溯,虽然类型不同,但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基本数据来源。本文将重点分析追溯实现阶段中的数据采集方式。

MES系统中的生产追溯
1. 按订单追溯
按订单追溯,其原材料批次或包装箱条码在计划下达至仓库(配送中心)时,需要仓库人员或领料人员至MES中扫描每个原材料批次或包装箱条码至相对应的订单中,系统同时根据生产订单数量及BOM数量进行扣减。
那么,此种操作方式的优点就在于相对于第2种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线员工的工作量,提升生产线人员的工作效率,甚至减少人员,降低成本。但缺点是需要将此工作转移至仓库或配送中心进行,仓库人员或配送人员的工作量稍微加大;当然如果使用更先进的追溯方式,也不需要增加太多的人员工作量,如使用托盘+RFID的方式只需要在出仓库时读取RFID号、选择生产订单号,即可实现;还有一个缺点是当一个生产订单过程存在两个原材料批次切换时,不知道具体该原材料批次切换时的产品的切换点,对于需要精确追溯的公司而言是不合适的。
2. 按个追溯
即在生产线生产每一个产品时,在添加装配每个原材料时,扫描原材料的批次或包装箱号以对每个产品同原材料批次和包装箱号对应,数量同时根据BOM数量进行扣减;
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第一种方式而言不管是否有切换原材料批次,均能够准确追溯,但致命的问题在于生产线员工的工作量加大或需要增加大量的采集硬件方能实现,可能工作效率降低或实施项目成本增加。
3. 按批次追溯
此种追溯方式类似于订单追溯,有的制造业,每天会生成一个生产批次,该批次并不代表生产订单号;仅是内部追溯用的一个代码;可能一个生产订单对应多个生产批次,也可能多个生产订单对应一个生产批次。此时作业方式类同于第1种方式,按订单追溯;当然所谓的订单就转换成生产批次。其优缺点同第1种方式。

按生产批次追溯
4. 按时间追溯
此种追溯方式意思为,当生产线新增一原材料时,生产员工在系统中扫描该原材料批次或包装箱号,系统默认该原材料批次及包装箱号的扫描时间开始生产的所有成品均为该原材料批次或包装箱号;数量依据BOM数量及产品生产结束后进行后台扣减。
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生产线员工的操作相对第2条要小很多,仓库人员或物料中心人员的工作量也不会加大;但致命的问题在于如果生产线不是自动线,整个过程全部人工扫描原材料批次,则有可能人工由于忘记扫描,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同原材料批次或包装箱条码一一对应。
综上所述,每种的追溯方式均有优缺点,项目实施具体采用哪一种,需要根据应用方的实施决心及项目的成本投入,当选择其中一种时,可能涉及大量的变更原有业务流程,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应用方及实施方共同商讨,以保证项目成功。
欲了解更多,请点击MES系统。
温馨提示:
如果您在MES系统选购、实施、维护等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欢迎联系乾元坤和MES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工程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