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行业快讯访问量:2219编辑:pangxiaocong 日期:2024-11-01 20:58:00
就在几天前,苍南县启动的淘宝服务站有二十九个之多,启动当天就超过了3000的网购订单,成为目前浙江省内农村淘宝新开县域单日销售额最高的县。当然,在农村淘宝打通农产品到市民餐桌、农资或其他产品从企业到田间地头的“任督二脉”后,苍南农村淘宝仅仅是一个缩影。在我市很多地方,依靠网络形成的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正给很多农民带去福音。

互联网发展构建的交易平台,必定覆盖农村,这是大势所趋。很多地方的先知先觉,只不过是率先把握了这个机遇,淘到了第一桶金。有专家表示,农村是我国信息化的短板,但同时也是最大的“潜力股”,目前我国城市网民增速已经放缓,未来主要增长空间在农村。而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逐渐下行,农村市场正成为电商掘金的下一个蓝海市场。
正是基于这样的未来展望,无论电商还是政府部门,都开始将触角延伸到了农村。本月1日,商务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出台10条举措,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这个意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认同并鼓励农村电商的发展,并在政策层面提供诸多扶持。
但是,在农村电商的起步发展阶段,显然还难以规避很多具体的要素制约。比如农村电商需要挑战传统的交易模式,农民“触网”意识还不是很强,对“网络买卖”普遍陌生,加上年轻一代多外出打工带来的“空心化”现象突出,不平衡的年龄结构,使农村地区对电商接受度还不高。
再比如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高达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快递不方便,要么布点少,要么收费高。特别是一些生鲜产品,农民的卖家的话还是不想承担运费的。在我市今年杨梅大量上市期间,物流配送的价格,居然超过杨梅本身的价格。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农村地区电商人才还是很急缺的。在我市一些启动电商服务的乡村,农民自身难以完成复杂的网络购销,通常借助于外部力量充当“合伙人”,或者扮演农产品外销的“电”小二。所谓“隔行如隔山”,网络时代农民的自主能力明显不足,即便是农村各个行业的领头人,也很难在短时间里轻松游走于网络间。这样的“外行看热闹”,农民“触电”的积极性不免会受到一些影响。其一,“借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产品的外销利润;其二,电商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很难保障农村电商依照规划运行,实现稳步、健康、长远的发展。
我市农村电商从起步到现在的发展的成效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其前景更加值得期待。但在在农村电商的新形势下,要注意开拓思路、抓住重点,将互联网观念和人才的培养的功课做足做好。不能一门心思的去把面拓的很宽,追求数量的覆盖而忽视了本土电商人才的培育。只有真正让农民有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接受电商并从“电”小二成为当家“掌柜”,农村电商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