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站Website:
www.qykh2009.com
电子邮箱:
qykh2009@163.com
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天创世缘B2座30整层
Software 软件百科
类别:软件开发访问量:1840编辑:anonymousUser 日期:2024-11-01 20:58:00
来源: 北京软件开发公司
以企业制造为主的自动化技术ERP等软件已经得到了很大范围的应用。但其存在的系统上不能有效的配合,计划层和控制层缺乏实时信息支持,在底层控制上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度和协调,计划层和执行层的信息不能及时交互,而MES系统的诞生给了企业对生产信息及时管理的新认识。MES面向制造企业的车间层,可以为企业其它应用系统(例如ERP、SCM)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的沟通。
以MRP II、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企业的计划性。它们以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为计划源头,力求充分利用企业内的各种资源、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
以数控加工、DNC(分布式数控技术)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则强调设备的控制——通过控制优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产品的质量与系统的运行效率。
然而,上述努力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功,却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管理改革方面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执行层的重视不够,导致上层计划缺乏有效的实时信息支持,下层的控制缺乏优化的调度与协调。
承上启下:MES所处“位置”关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通过对大量企业的调查,美国先进制造研究机构(AMR)发现:完善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普遍由以下三种软件构成:以ERP、MRPII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以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为代表的生产过程监控软件,以及实现操作过程自动化、支持企业全面集成的MES软件。根据调查结果,AMR于1992年提出了三层的企业集成模型。
从模型可以看出,制造执行系统MES在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一方面,MES可以对来自MRPII、ERP软件的生产管理信息进行细化、分解,将来自计划层操作指令传递给底层控制层;另一方面,MES可以采集设备、仪表的状态数据,以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再经过分析、计算与处理,从而方便、可靠地将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整合在一起,并将生产状况及时反馈给计划层。
一个企业的制造车间,是物流与信息流的交汇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就是在这里被物化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车间在制造企业中逐步向分厂制过渡,导致其角色也由传统的企业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化,更强化了车间的作用。因此,位于车间起着执行功能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车间的实时信息的掌握与反馈是制造执行系统对上层计划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车间的生产管理是制造执行系统的根本任务,而对底层控制的支持则是制造执行系统的特色。
互通有无:MES与其它系统关系密切
作为面向制造的系统,MES必然要求与企业其它生产管理系统有密切关系,MES在其中起到了信息集线器(Information Hub)的作用,它相当于一个通讯工具为其它应用系统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MES的定位(context)模型反映了MES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MES可以为企业中其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实时数据。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需要MES提供的成本、制造周期和预计产出时间等实时生产数据;供应链管理(SCM)系统从MES中获取当前的订单状态、当前的生产能力以及企业中生产换班的相互约束关系;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成功报价与准时交货,则取决于MES所提供的有关生产的实时数据;产品数据管理(PDM)中的产品设计信息,可以基于MES的产品产出和生产质量数据进行优化;控制模块则需要时刻从MES中获取生产配方和操作技术资料来指导人员和设备进行正确地生产。
另一方面,MES也要从其它管理系统中获取相关的数据以保证MES自身正常运行。例如,MES中进行生产调度的数据来自ERP的计划数据;MES中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需要依据供应链(SCM)系统之中的主计划和调度控制;PDM则为MES提供实际生产的工艺文件和各种配方及操作参数;从控制模块反馈的实时生产状态数据,则被MES用于实际生产性能评估和操作条件的判断。
MES与企业其它管理系统之间有功能重叠的关系,例如MES、CRM、ERP中都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MES和PDM都具有文档控制功能;MES和SCM中都有调度管理等等。各系统重叠范围的大小,与工厂的实际执行情况有关。实际应用中,各个系统同一类模块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略显薄弱:我国MES应用刚起步
虽然MES的发展历史比MRPII、CAD、CAM都要短,但它能有效地实现“以时间为关键”的制造思想,因而在发达国家推广非常迅速,并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MES的出现以及普及,对国外的管理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我国通过863 CIMS项目应用的研究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但是,我国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在工厂自动化FA(Factory Automation)方面,我国的制造业企业过去多是强调物流自动化,如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检测仪器、自动化物流运输存储设备等等。虽然它们能取代不少人工劳动并解决了一些生产瓶颈,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集成系统,这些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而形成所谓的“自动化孤岛”。
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不单是采用设备自动化,提高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在我国,MRPII、MIS已逐渐趋于成熟与普及,而面向制造执行层的MES软件在开发与应用方面还比较薄弱。我国对车间层、单元层的研究大都着重于控制模型的研究,很少站在MES这一角度从应用出发来研究并开发面向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管理和控制软件。
现在,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加入了并行、敏捷、网络化、可重构等一些先进思想。在系统设计方面,则采用面向对象、构件、代理等技术,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是,在软件的商品化、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国内还没有自主开发的很成熟且得到广泛应用的MES软件。即使有所谓的车间层控制SFC(Shop Floor Control),也多数是收集相关资料再通过批处理方式录入而已,其功能十分有限。
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逐渐认识到实现企业计划层与车间执行层的双向信息流交互,通过连续信息流来实现企业信息全集成,是提高企业敏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通过MES来实现企业信息的全集成,形成实时化的ERP、MES、SFC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这对企业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MES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互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量。
【上一条】 OA系统是什么?乾元坤和智能办公平台
【下一条】 没有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