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坤和生产管理系统应用

让物联网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日期:2023-10-20
乾元坤和编辑

乾元坤和编辑

让物联网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物联网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了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让物联网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近日,杭州市2017年度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公布,浙江叁益人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8家大江东企业榜上有名。

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大幅度提高了制造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也是推进大江东制造业高端化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有效举措。

两化融合,为智造添“码”

“这是一个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过程,是在制造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共享。”

据悉,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基于单锭数据流的生产管理系统就是今年获评的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国同行业内的首创,更是两化融合的实践运用,为企业智能制造添“码”。

该系统融合了上层经营系统(ERP)与底层控制系统(DCS)层,借助IT信息技术、手持终端及看板等手段,以单锭数据为核心的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实现了生产数据与管理数据的融合,从而实现生产制造价值最大化。

“通过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生产过程已实现过程数据化、透明化,”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运用实时反馈与监督,通过数据运算分析,生产作业得到优化,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达到了降本增效的效果。”

“机器换人”是搭建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也是智能工厂构建过程必不可少的一步。恒逸高新材料D车间生产包装环节原先需要36名工人,采用自动包装线后,仅需9名员工,同时将包装效率提升了20%。

而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智能外观检测系统,通过工业相机和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的手段,开创性地解决化纤行业全部由人进行丝锭外观缺陷检验的历史。该系统实现全自动智能生产缺失一个环节的完美补足,与MES系统的对接,为生产提供实时的产品缺陷数据,并结合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动态展现,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力度及质量体系数据分析能力,为提升产品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点成面,深化物联网建设

除了生产过程智能化,研发设计协同化、能源管控集成化、服务模式延展化、个性化定制也是此次评选试点项目的重点方向。

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降低能耗上也放出了“大招”。企业委托浙大环境科学院定制的基于云管控的空压站系统亦获评试点。该系统能实时掌握系统能耗,调节压缩空气的产出比例,成了能源管控集成化的现实案例。

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搭建,一直是大江东经发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集聚区各片区企业纷纷加入了物联网的“大军”,形成了以点成面的大势。

自2015年来,经历了三年的年度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评选,大江东众多项目中有23家企业获此殊荣,并得投资项目30%(不超过80万)的政策补助。

“在我们大江东,不少企业的物联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且在同时,部分企业还在不断探索物联网的深度应用,将工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入车间与工厂,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工厂。”

深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应用,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大江东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乾元坤和生产管理系统,或拨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进行咨询。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