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坤和EAM系统应用

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

日期:2023-10-20
乾元坤和编辑

乾元坤和编辑

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

前文分享了交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本文来看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资产管理年会”日前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以“统一监管趋势下的破与立”为主题。在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作了主题为“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的演讲,阐述了目前资管行业存在的6方面问题,并提出6条监管建议措施以树立资管行业的新理念和新标准。

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

落实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新理念

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规模膨胀,由于各类机构的资管业务在监管规则上存在差异,已经引发了很多问题,统一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发展较早的资管业务是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后来居上。目前,几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在开展资管业务。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的统计,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证券业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53.9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为1.7万亿元。如果将银证保的资产管理规模简单加总,则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万亿元。而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多万亿元。

也就是说,交叉持有的规模约为40万亿元,原因在于,资管业务中存在大量的通道业务和业务嵌套。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2016年统计年报》,截至2016年底,证券公司通道产品的规模为12.38万亿元,占其资管业务规模的71.5%。基金子公司专户的通道业务占比也达71.1%。业务层层嵌套的规模不得而知,但也非常普遍。所谓A机构委托B机构,B机构再委托C机构,如此不断继续,已经屡见不鲜了。

通过通道与嵌套,金融机构规避了监管,但风险也随之累积。今年已经发生了一些由于通道业务而导致的风险。通道与嵌套使得风险较高的融资者便利地获得融资的同时,也必然使得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面对风险。

在7月中旬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这也是资管业务加强监管需要采取的措施。陶玲的演讲也着重提出6方面监管建议措施,包括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落实功能监管、坚持穿透式监管、严格行为监管、实现监管的全覆盖、强化监管协调。可以视为央行对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资管业务已经涉及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具有跨行业、跨市场、跨产品的特征,而且相互之间关联性很大。某一局部的风险暴露就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因此,面对规模庞大的资管业务,需要从整体的、宏观的、跨周期、跨行业的视角,建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一方面防范融资规模扩张、杠杆率过高可能带来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可能发生的防范风险互相传染。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断完善,今年一季度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了广义信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加强了对资管业务的审慎管理。这可以降低影子银行风险、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在资管业务中落实功能监管,就是要对同类产品适用同等规则。这也意味着,统一监管标准并不意味着单一的监管标准,资管业务是有不同类别的,例如公募和私募的区分,对于这两类不同的资管产品,就要有不同的标准,但不管是银行业机构还是证券业机构,它们的公募产品都应该适应同样的规则。

穿透式监管则要求在层层嵌套中看清楚最终投资者和底层资产,掌握杠杆水平和风险程度,避免投资者承担他们不能承受的风险。这就需要加强监管协调,并且建立一套覆盖产品的发行、资金募集、产品投向各个环节的综合统计制度。

行为监管要求资管机构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一方面,需要防止金融机构利用理财资金与自身关联方进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操纵市场;另一方面,还需要打破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现象,使投资者能够充分考虑风险因素,降低对收益率的预期,而收益率的降低也可能使资管机构更加注重风险控制。

一些非金融机构也参与到了资管业务中。例如一些互联网企业。而且,随着资管业务的发展,可能涉及到越来越多非金融机构。因此,需要实现监管的全覆盖。未经批准不得开展金融业务,把非金融机构发行、销售、代销理财产品的行为,纳入监管视野中。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将使央行和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加顺畅。它们之间需要加强信息共享、行动协同,而且应该及时评估监管规则的有效性,并适时进行调整。

如果这些理念在资管业务中得到落实,通道和嵌套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了解更多,请点击乾元坤和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或拨打1352295691913522956919进行咨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