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初衷均逃不出设备运行效率最大化以及设备管理成本最小化,这一大一小两个愿景需要在满足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前提下,部署实施高端的智能设备管理软件平台外,还需要制定科学、规范、可行的设备管理方略。本文将主要分享设备管理六大具体方略,希望能够为对此有需求的朋友提供参考或帮助。
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六大方略
客观地讲,设备管理最高境界莫过于降低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可开动率、设备综合效率、完全有效生产率、延长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期以及缩短平均修理时间。而企业购置了设备,无论是否使用,都以折旧形式平摊初期投入的资本。所以我们首先在日历时间的基础上进行。
1.设备第一损失是节假日损失时间;第二损失是系统外部干扰停机,即停水、停电、停气(汽)及等待计划,没有订单和加工任务,产能不平衡停机,上下游停机造成的连带停机等。这两方面的停机总体称为系统停机损失。
2.质量停机损失
质量损失应该包括原材料、能源及人工成本,这应该由财务部门来统计计算。在此仅仅考虑不良品生产所占有的设备可利用时间损失,也就是占有了设备时间而生产出不良品的时间损失。这些损失并不一定是因为设备本身问题造成的,可能是因为工艺材料等其他原因造成,但损失是发生在质量方面,具体原因的寻找是另外的问题。
3.速度损失
即设备开动速度未达到原设计速度、空转以及短暂停机损失。如烟厂的卷接机组常因为跑条而临时停机,稍加处理就恢复正常。这种小停机比较短暂,且往往无法计算,却断续发生,显然也是设备运行的一块损失。再就是空转,如加工机床的空运转、不吃刀,生产流水线上没有加工产品空流动等。这几块损失总称为性能损失时间——即设备未充分发挥期原有设计性能。
4.故障处理时间损失
即设备故障停机等待时间和故障处理时间(修理时间)。在生产现场会出现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停机,操作员工急忙跑到办公室去报告,调度员打电话给检修部门,要求他们派人来修理。检修部门派人员来到设备现场,发现自己的工具不够,或者需要图样,又跑回去去取。检修人员打开设备,终于发现是一个齿轮打坏,需要更换。他要求车间开单到备件库领取备件,领取之前要由车间主作来确认领用备件单。操作工来到备件库领用备件返回到设备现场。维修人员接过备件安装好并调整、试车,机器终于正常运转起来。从发现故障到修好设备总共用了90min,其中真正用于诊断和维修的时间仅仅20min,70min是其他内容所消耗的。
5.设备停机损失
即在设备没有停机时,为了预防故障的发生,人们还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停机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体检”,及时处理磨损、老化、劣化的部位,我们称之为预防维修,但这也还是一块停机损失。
设备管理
6.降低维护成本和设备能耗
很明显,设备维护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投入,是以离散形式不断补偿设备的磨损、老化、性能劣化,不断恢复其青春活力的过程。因此,适度降低和优化维护费用是正确的,但不能无休止的要求下降,否则会“过”犹不及。维护费用与设备无故障工作存在着辩证关系,因为维护不足而导致过多非计划停机损失,往往造成总体效益的损失。当前,多数企业既存在着维修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存在维修费用浪费、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这就又引申出一个维修费用利用优化的课题。
设备能耗除了受操作和维护影响,主要受设备固有设计的影响,可以通过某些专业技术改造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不伤人”就是指设备流畅、平稳、无伤害、无污染运行。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大量的工业伤亡。粗放的管理使得我们的工业伤亡日益明显,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比较严重的状况。
由此可见,设备管理六大方略为企业在实际设备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工作有的放矢,任何环节都要从点滴、从细节入手,严格把控设备运行状态,降低设备无效或停机时间,切实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以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
欲了解更多,请点击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温馨提示:
如果您在设备管理系统选购、实施、维护等方面遇到疑难问题,欢迎联系乾元坤和设备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工程师,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